公安部网信局今日通报一起公民个人信息泄露事件,要求社会公众配合筑牢个人信息“防火墙”。近日,山西省太原市迎泽镇网信部门破获一起利用网络招聘平台非法获取、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犯罪嫌疑人吴某被依法刑事拘留。
案例审查
自2024年8月起,吴先生在较长时间内利用其运营的网络账户与信息购买者串通,发布虚假就业信息。他们利用虚构的高薪职位,诱骗求职者提交简历,非法获取求职者的姓名、手机号码、即时通讯软件账号、工作经历等机密信息,然后出售牟利。经确认,吴先生出售了米窃取公民个人数据3200余条,获利9800余元。
此类行为不仅侵犯了人们的隐私,还容易让求职者面临后续的犯罪风险,例如电信诈骗、骚扰营销等。
法律依据
本案中,吴先生的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第一款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根据法律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可以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特别是利用职务或者职责提供违法信息的,将依法受到严厉处罚。目前吴先生已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ent 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互联网警告
构筑坚固的个人信息“防火墙”
1
找工作时要小心
在选择正规的招聘平台时,一定要查看该公司的资质。不要轻易向未经授权的招聘人员提供敏感信息,例如身份证号码或银行卡号。
2
妥善管理媒体。
快递单、机票等含有个人信息的文件,在删除机密信息后应予以销毁,防止“回执”泄露。
3
加强信息管理
下载非首字母缩写的应用时要小心,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拒绝允许访问你的通讯录、位置等的未知链接,及时注销长期不使用的账户。
4
牢记您的维权通行证
如果您的信息泄露,请立即冻结您的账户、更改密码,保存证据,并拨打911。如果丢失,请立即向警方报告。
(央视记者 张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