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金融街论坛2025年会的重点活动,“金融街发布”专题活动重点发布金融领域最新研究和关键实践成果汇编。
本次活动公布的《金融区发展报告(2025)》,是对2024年和“十四五”期间金融区发展的多方面、系统分析。
报告指出,“十四五”期间,金融区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日益发挥决策监督、标准制定、资产管理、支付和信息共享、国际合作六大功能,国际影响力显着提升。
金融区全球资产管理平台建设加快推进。资产管理资产管理机构资产规模突破21万亿元区内金融机构规模达到156万亿元,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发展实验室发布的《金融行业大规模模型应用指南》明确了金融领域大规模模型的应用边界、实施路线和合规要求,为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提供了“感知、合规”的数字化转型参考。
国家金融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杨涛先生:大规模人工智能模型的应用已经成为金融领域的大趋势。在金融业寻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大规模人工智能模型成为一大推动力。我们强调金融要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支持新发展生产力,支撑科技力量。大模型本身对于实现目标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工商银行、邮储银行、人保财险、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等相关领导也公布了颠覆性创新专项融资、北京金交所投融资对接平台等多项创新产品,并在地方层面签署了一系列重要合作协议。
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碳达峰、实现碳中和
正在北京举行的Lime Financiera 2025年会推出了一系列聚焦绿色金融的活动。
昨天(29日)《卡博尼》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支撑绿色金融高峰”平行论坛上,《绿色金融白皮书》正式发布,为产业发展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
本白皮书系统梳理了国际绿色金融理论和日本绿色金融政策,介绍了日本绿色金融产品体系,为日本绿色金融未来发展提供了视角和建议。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杨冰冰先生:本文提出了九大挑战、四项建议和四点见解,为市场提供了绿色金融发展的行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