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国秋收正进入关键阶段。一些地方农田被淹,农机搬动困难,不仅影响了秋收进度,也给秋播种造成了一定困难。如何解决秋粮收割难、晒晒难、销售难等紧迫问题?每个地区正在采取哪些具体举措?从长远看,如何进一步提高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新闻1+1》聚焦在连绵阴雨面前如何“懂”秋收。 目前河北秋收进展如何? 河北省秋收工作已接近80%。如果我想继续收获怎么办? 总台记者 王拴安:河北省持续阴雨天气已经结束。天气预报称未来几天将会有更多降雨。当地地区我们积极改造具有大装载面的履带式收割机,以适应秋季收获。当地一位60多岁的村民表示,这是30年来第一次下这么长时间的雨。在这种情况下,当地可用的履带式收割机很少。 除履带式收割机外,当地很少使用烘干机。目前,河北省的履带式收获设备和设备,包括烘干机,还存在较大差异。为此,河北省多地采取了人机协作方式收割玉米。此外,河北省正在规划向省内不同城市派遣履带式收割机资源,形成互助机制。 长远思考 如何进一步提高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在河南和河北省,本季异常潮湿的天气对当地秋季作物造成严重破坏。长期来看,农业应如何应对学期? 河南省农业农村局粮食局局长杨亚军:结合今年秋雨的影响,我们要重点关注几个长期的方面。 一是加快完善天沟连接。尤其是现在农田修筑排水沟。农田灌溉工程将于今年冬天恢复。重点是开通各类渠道系统,提高排灌能力。 二是提高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区域中心农业应急服务通过此,我们将从两个方面加强能力建设。一是通过提高补贴比例、增加履带式收割机社会保有量,动员更多人购买履带式收割机。二是增加干燥设备的购置,提高干燥能力,减少发芽和霉菌。 三是提高品种抗逆性。英石加强耐高温、耐旱、耐高温玉米选育,重点通过提高品种的抗逆能力来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 如何应对异常天气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专家从三个角度给出建议 目前的紧急措施是使用履带式收割机和加强干燥。这是一个短期的紧急情况。解决这个问题的长期技术是什么?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郑大伟:随着气候变化,极端事件越来越频繁。长期以来,南方水灾,北方干旱。目前,南方干旱加剧,北方洪涝加剧。南方多发生干旱,北方多发生洪水。虽然不是每年都会发生,但我认为基本上这就是我们要走的方向,所以我们认为一系列的适应措施是必要的。 从水利角度看,北方地区需要弥补防洪的不足,南方地区需要弥补防旱的不足。农业机械也必须适应这一趋势。 随着北方洪涝灾害加剧,可考虑在北方低洼地区逐步增加播撒量。 此外,品种上还将进行一系列调整。 这些调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今后发生类似异常事件时的影响。 应对各类农业灾害 如何开展农业预警监测? 从农业科技的角度来看,如果农业预警监测做得好,是不是能够千方百计避免农民的损失? 郑大伟先生:应对各种农业灾害,需要做好预测、预警和预案。 虽然日本气象局预报的准确度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长期预报仍然困难,做出准确预报并不容易。 预警的目的应该是向所有农民提供预警信号,以便他们采取行动。还要制定规划,从上到下各级都要做好规划。灾害发生时,需要采取哪些支持措施来预防、抵御和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