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集目讯(通讯员 宁亚非)“谢谢肖小青护士今晚在地铁站表现出来的勇气,为病人的生命而奋斗。” 中午12点25分10月14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护士肖小青在夜间工作时接到派出所打来的感谢电话。改变。原来,就在两个小时前,他在深夜上班途中,在中南路地铁站进行了一场激动人心的生死救援行动。车站内一名中年男子突然晕倒,心跳、呼吸停止,有生命危险。关键时刻,萧小青挺身而出。他凭借过硬的急救技能和冷静的专业精神,使用除颤器、自动体外复苏(AED)和动手心肺复苏进行紧急救援操作,当场恢复了患者的生命体征。晚上 10:15 左右.米13日,肖小青乘地铁去医院上夜班。在中南路地铁站换车时,他正要下楼,看到一名中年乘客躺在地上一动不动,身边围着三名地铁工作人员,神情紧张。萧小青跑上前,看到男人满脸淤青,四肢瘫软,立即意识到情况危急。她立即向地铁站工作人员自我介绍说:“我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护士,有什么事吗?”乘务员回应称,该乘客几分钟前突然晕倒在地。无论拨打多少次都无人接听,我立即拨打了120。 见情况紧急,肖小青没有丝毫犹豫,立即俯身查看病人情况。她拍拍他的肩膀,唤他。他观察到病人完全失去知觉,检查了他的呼吸和颈动脉搏动。呼吸停止,颈动脉搏动消失,病人处于心脏骤停的边缘。肖小青立即让工作人员拿来站内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并立即解开病人的衬衫纽扣,准备进行心肺复苏。意识到患者肥胖后,他迅速松开患者的外套和腰带,以便胸外按压能有效施力,保持呼吸道通畅。 AED患者到达后,小小青熟练地打开设备,按照音频提示,将电极片精准地放置在患者胸部两侧。 AED 很快完成了心律分析并建议进行电击。他立即按下了除颤按钮。第一次除颤后,肖小青立即开始进行胸外按压,中间没有停顿。心脏复律 5 至 6 分钟后继续经过胸外按压,患者原本发紫的脸色渐渐变红,恢复了自主呼吸。当时,120名急救人员赶到现场并进行了胸外按压。 120名医护人员随后重新评估了患者的生命体征,确认其呼吸有所改善后,将其转移到救护车上,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产后,小小青继续乘坐地铁4号线,赶往医院上夜班。